1109
{{thumb}}
0
华为 Mate 50 Pro 在 DXOMARK Camera 测试中取得 149 分的总体得分,成为我们智能手机摄像头排行榜的新榜首。该手机在曝光、对焦和纹理/噪点方面表现出色,因此也取得了迄今为止最好的照片分数。
该手机采用创新的可变光圈,可优化场景中的景深,有助于提高自动对焦的表现。可变光圈在拍摄诸如集体人像等图像时格外有用。由于景深会随着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尺寸日益增大而减小,因此如果所有被摄体未处于同一个焦平面上,则比较难以让他们保持清晰对焦。该华为设备使用一种嵌入式光圈,可以从 f/1.4 调整到 f/4.0,因此摄像头可以根据场景的需要优先考虑摄入光线(在低光下),将景深扩展到最大,也可以在两极之间选择一种更平衡的方式。我们之前在三星 Galaxy Note 10 系列的双光圈上也看到了类似的功能,但这种功能仍然很少见,而两者拍出的结果并不相同。
该手机结合了三个具有超分辨率和融合算法的摄像头模块,因此变焦质量是该手机的一大强项,从超广角到远距变焦都可以保留很好的细节。总体而言,Mate 50 Pro 在变焦方面排名第二,仅次于荣耀 Magic4 Ultimate,后者在中远距的细节上略胜一筹。
人像
在我们新的人像用例评分中,Mate 50 Pro 的得分比谷歌 Pixel 7 Pro 高 1 分,比苹果 iPhone 14 Pro 高 2 分。如上所述,该华为手机凭借新的可变光圈在集体合影竞争中获得了真正的优势;它的肤色演色性大致很好,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偏粉红色或橙色。我们的测试人员还发现 Mate 50 Pro 在拍摄决定性时刻方面表现得比一些竞品要逊色些,尤其是在低光条件下,Pixel 7 Pro 拍摄图像的速度更快,并且更能避免运动模糊。值得一提的是,Mate 50 Pro 没有配备 P50 Pro 上的徕卡成像系统,而是配备了华为自己的超光变XMAGE影像系统,让用户可以在三种呈现图像的预设中进行选择:Vivid(鲜艳)、Bright(明快)、Original(原色)。Vivid 可增加对比度,Bright 可增加亮度,同时平衡曝光,Original 则可以尝试呈现用户眼睛看到的色彩。我们的所有测试都是在默认 Original 原色下完成的。
低光拍摄
在昏暗条件下进行测试时,Mate 50 Pro 可拍出清晰且非常自然的细节,以及非常宽广的动态范围。总体而言,该手机取得了我们迄今所见的最佳低光得分。图像呈现非常均衡,色彩漂亮而鲜艳,对比度宜人。华为工程师似乎试图通过偏暖的色偏来呈现低光场景的气氛。在低光条件下,该摄像头将光圈保持在 f/1.4 完全打开的状态,以便摄入尽可能多的光线。
在低光下使用远摄变焦时,Mate 50 Pro 在大多数变焦设置下也成功保留了更多细节,噪点水平也低于竞品。
另一方面,该手机的低光视频质量低于其竞品,与 iPhone 14 Pro 相比尤其如此。在昏暗条件下录制视频时,该手机最明显的缺点是纹理伪像和相对比较严重的噪点。在照片中,Mate 50 Pro 凭借非常出色的曝光、自动对焦和纹理/噪点能力获得了最高的总分。即使在低光或高动态范围场景等棘手的条件下,它通常也能呈现非常宜人的图像。
照片
DXOMARK 工程师在摄像头的默认设置下,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和户外、室内,以及低光的自然场景中拍摄超过 2600 张测试图像,之后评鉴拍摄结果,以实现摄像头拍照性能的评分和分析。照片评测基准考虑了一些主要用例,其设计则基于典型的拍摄场景,例如人像、家庭和风景摄影。评鉴照片时,我们根据自然场景的参考标准,对图像进行目视检查,并在实验室 1 到 1,000+ 勒克斯和色温 2,300K 到 6,500K 的不同照明条件下对着图片进行拍摄,以对图像进行客观测量。
在照片中,Mate 50 Pro 凭借非常出色的曝光、自动对焦和纹理/噪点能力获得了最高的总分。即使在低光或高动态范围场景等棘手的条件下,它通常也能呈现非常宜人的图像。
近距拍摄
近距拍摄是 DXOMARK Camera 第 5 版引入的第三个新用例评分,旨在评鉴摄像头在与被摄物体在 10 厘米以下和尽可能接近 1:1 的放大倍率下摄入细节的能力。在微距模式下,Mate 50 Pro 使用超广角摄像头拍出令人信服的照片。近距拍摄呈现出的图像效果曝光准确,色彩也很漂亮。精细细节的呈现比小米 12S Ultra 好得多,但略微落后于 iPhone 14 Pro。请注意,这些样张是在每个手机的最小焦距处拍摄的。如下图所示,Mate 50 Pro 和 iPhone 14 Pro 的手机镜头可以比小米更接近被摄体。
曝光
就技术层面而言,曝光是拍摄出色照片的关键属性。在曝光方面,我们评鉴的主要属性是各种用例中(如风景、人像或静物)的主要被摄体的亮度。此外,我们也会评鉴图像的对比度和动态范围,例如摄像头在图像的高光位和阴暗地带呈现可见细节的能力。可重复性也很重要,因为它展示了摄像头在同一场景中拍摄多张图像时,提供相同图像的能力。在图像质量的色彩属性方面,我们的分析涵盖肤色呈现、白平衡、彩色渐晕和可重复性。就色彩和肤色呈现而言,我们会针对不自然的色彩而扣分,不过,我们也会尊重制造商对特定色彩的偏好。
Mate 50 Pro 追随之前华为手机的脚步,可以拍出一流的曝光度。测标曝光往往准确,动态范围宽广,因此画面的亮部和暗部区域都有良好的细节。与它的一些主要竞品相比,Mate 50 Pro 也能够营造出很好的对比度,但在强烈的逆光场景中,它的代价可能是导致被摄体周围出现晕轮。
在我们的数据库中,Mate 50 Pro 在曝光方面获得了高分,比荣耀 Magic4 至臻版高一分。这要归功于该手机自然而宜人的对比度,以及低光下准确的测标曝光和宽广的动态范围。
色彩
就技术层面而言,曝光是拍摄出色照片的关键属性。在图像质量的色彩属性方面,我们的分析涵盖肤色呈现、白平衡、彩色渐晕和可重复性。就色彩和肤色呈现而言,我们会针对不自然的色彩而扣分,不过,我们也会尊重制造商对特定色彩的偏好。
Mate 50 Pro 可拍出漂亮的色彩和准确的白平衡,在拍摄低动态范围场景时尤其如此。
然而,它在室内条件下出现绿色色偏,在明亮的户外光线下也出现蓝色色偏,因此无法完全与苹果 iPhone 14 Pro 和谷歌 Pixel 7 Pro 的色彩表现相媲美。我们的测试人员还发现,在某些情况下,肤色呈现略有偏差,白皙肤色饱和度过高。
自动对焦
进行自动对焦测试时,我们着眼于对焦准确性、重复性、拍摄时的时间延迟和景深。拍摄延迟是用户按下拍摄按钮的时间与实际拍摄图像的时间之间的差异,这其中包括手机的对焦速度和在正确时间点上拍摄图像的能力,即所谓的“零快门时滞”能力。虽然在单人人像或特写镜头中,浅景深可以拍出宜人的效果,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例如拍摄集体合照时)却可能变成一大问题;我们会在两种情况中测试摄像头的表现。我们也会评鉴摄像头在现实生活中,以及在低光到户外等不同光照条件下,拍摄各种图像时的对焦准确性。对焦范围涵盖无限远处到特写的近距离物体。
可变光圈可以说是 Mate 50 Pro 最重要的创新,摄影者可以在 f/4 的极大景深或 f/1.4 最大的光线摄入能力之间进行选择。在默认照片模式下,该摄像头似乎从未使用小于 f/2.8 的光圈。在这个样例中,该摄像头使用了 f/2.8,足以让所有被摄体保持对焦,而iPhone 14 Pro 和 Magic4 至臻版没有做到这一点。用户若要使用 f/4,激活 Pro 模式后即可在 10 个光圈设置中手动选择。与当今市面上的任何其他智能手机摄像头相比,这在景深方面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在我们的测试中,当 Mate 50 Pro 检测到场景中不只有一个人时,它会从 f/2.0 切换到 f/2.8,以扩展景深,如下面的连拍样张所示。如此一来,在拍摄单人人像时,即可利用 f/2 光圈的有限景深创建柔和的散景效果,同时将被摄体与背景隔离开来。随着场景中的人数增多,该摄像头会切换至 f/2.8,并将其优先考虑的因素转换为让所有被摄体保持清晰对焦。 在低光下,该摄像头则会采用另一种策略,通常它会坚持使用 f/1.4 以摄入最多的光线。
Mate 50 Pro 自动对焦系统可进行准确的对焦,并且对焦非常一致。不足的是,它有时会有点慢,因此会错过了拍摄的确切时刻,在高对比度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在这个场景中,快门是在踢球的那一刻触发的。Mate 50 Pro 拍摄图像的时间晚了几分之一秒。Pixel 7 Pro 在瞬时摄影方面表现得更好。
在动态范围较低的场景中,Mate 50 Pro 能够更快地拍摄图像,提供真正的零快门时滞,与小米 12S Ultra 或三星 Galaxy S22 Ultra 等其他旗舰手机不同。
纹理
在纹理测试中,我们分析在实验室和现实生活场景中拍摄的图像中的被摄体细节水平和纹理。在自然场景照片中,我们特别注意图像的高光位和阴暗区域的细节水平。我们在 1 到 1000 勒克斯之间的各种照明条件以及不同类型的动态范围条件下对着图片进行拍摄,并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客观测量。拍摄图片时,我们使用 DXOMARK 专有的图片 (DMC) 和枯叶图。
Mate 50 Pro 图像的细节水平与同级别的旗舰竞品一致。
该手机直到到低光下都可以很好地保留细节。在这个样张中,该手机的细节与荣耀 Magic4 至臻版处于相似水平,并且比 iPhone 的细节要好。iPhone 图像中有些细节非常不自然,并且出现了振铃效应。
噪点
在噪点测试中,我们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和在实验室图片上拍摄的图像噪点的各种属性,例如强度、色度、颗粒和结构。就自然图像而言,我们特别注意面部、风景以及阴暗区域和高动态范围条件下的噪点。我们也会评鉴自然图像中的运动物体上的噪点。我们在 1 到 1000 勒克斯之间的各种照明条件以及不同类型的动态范围条件下对着图片进行拍摄,并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客观测量。我们使用枯叶图并进行标准化的测量,例如源自 ISO 15739 的视觉噪点。
在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验室的不同光照水平下,Mate 50 Pro 和两个竞品的视觉噪点的测量结果。Mate 50 Pro 在所有光照水平下通常都可以将噪点控制得很好。
华为的降噪策略与之前的机型保持不变,在任何条件下几乎都没有明显的亮度噪点。这与 Pixel 7 Pro,尤其是 iPhone 14 Pro 完全不同,这两款手机的图像都存在一些细微的噪点。华为 Mate 50 Pro 的整体噪点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只有一些色度噪点“斑纹”会很明显,导致图像区域呈粉红色,尤其是在低光下。
伪像
进行伪像评鉴时,我们着眼于镜头渐晕、色像差、几何畸变、边缘振铃、晕轮、重影、量化、意外的色相偏移等照片可能遭受的非自然性的影响。伪像越严重,越频繁,所扣分数就越多。下面列出我们观察的主要伪像和相应的扣分。
Mate 50 Pro 通常可以很好地处理最常见的图像伪像。然而,在低光场景中,亮部周围的晕轮和色彩量化非常明显。
散景
散景是在一个专门的模式下测试的,通常是人像或光圈模式,并针对在实验室和自然条件下拍摄的所有图像进行分析。目标是成像出的人像摄影,可与使用DLSR和大光圈拍摄的人像照片相媲美。主要图像质量属性是深度估计、伪像、模糊梯度和聚光灯形状模糊。人像图像质量属性(曝光、颜色、纹理)也被考虑在内。
Mate 50 Pro 是我们迄今为止测试过的最佳散景手机。高分辨率深度图可以精确地隔离被摄体与背景。Mate 50 Pro 散景图像的前景模糊看起来也很逼真,再加上漂亮的点灯渲染,与使用 DSLR 和大光圈镜头拍摄的图像难以区分。当我们仔细查看图像时,可以看到一些轻微的深度估计伪像,但该华为手机在这方面的表现优于大多数竞品。同样明显的是,在默认设置下,华为应用的模糊效果比 iPhone 强得多。
预览
在预览测试中,我们分析摄像头应用程序在预览图像时所呈现的图像质量,我们特别注意拍摄的图像和预览图像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动态范围和散景效果。此外,我们还会评鉴从可用的最小变焦系数到最大变焦系数时的曝光、色彩,和对焦调整的平滑度。在预览帧率方面,我们使用 LED 通用计时器进行测量。
在屏幕图像预览方面,Mate 50 Pro 比 P50 Pro 有所改进,但仍无法与 iPhone 14 Pro 相媲美,后者的预览和拍摄图像之间非常相似,尤其是在曝光方面。
变焦
DXOMARK 工程师在摄像头的默认设置下,使用捏拉缩放(即从超广角到极远距离的各种变焦倍数),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以及户外、室内和低光自然场景中拍摄超过 400 张测试图像,并予以评鉴。进行评鉴时,我们根据自然场景的参考标准对图像进行目视检查,并在实验室 20 到 1000 勒克斯和色温 2300K 到 6500K 的不同照明条件下对着图片进行拍摄,以对图像进行客观测量。
Mate 50 Pro 在整个变焦范围内几乎都拍出了非常高的图像质量。测标曝光通常准确,动态范围宽广,但是在一系列连拍中可能会有些轻微的不稳定。在变焦类别中,Mate 50 Pro 排名第二,仅次于荣耀 Magic4 至臻版。
广角
在这些测试中,我们分析超广角摄像头在 12 到 20 毫米的几个焦距上的表现。我们评鉴所有的图像质量属性,并特别注意色像差、镜头清晰度,和畸变等伪像。下面的照片摘录自测试场景。
Mate 50 Pro 配备了等效 13 毫米的超广角摄像头,可拍摄宽广的视场,并拍出非常好的图像效果,图像呈现通常令人赏心悦目。与竞品相比,该手机通常成功地达到了较高水平的纹理/噪点平衡,甚至在低光下也没有噪点。光学畸变得到很好的补偿。
远摄
我们在大约 40 毫米至 300 毫米的焦距范围内对所有图像质量属性进行评鉴,并特别注意纹理和细节。此分数来自实验室中的许多客观测量和对现实生活图像的感知分析。
进行近距远摄变焦(40 毫米到 70 毫米)时,Mate 50 Pro 在画面中心拍出自然的图像,令人印象深刻,精细细节良好,动态范围宽广,色彩也很漂亮,但是融合算法可能会使图像角落损失一些锐度。
在中长焦端,对焦问题变得比较明显,而且细节水平通常比荣耀 Magic4 至臻版略低。然而,噪点在任何远摄变焦设置下都极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视频
XOMARK 工程师使用摄像头的默认设置,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和室内、户外自然场景中拍摄超过 2.5 小时的视频,并评鉴其拍摄结果。评鉴照片时,我们根据自然场景的参考标准对视频进行目视检查,并在实验室 1 到 1000+勒克斯和色温 2300 到 6500K 的不同照明条件下对着图片进行视频录制,以对视频图像进行客观测量。
我们在 4K 分辨率和每秒 30 帧的速度下对 Mate 50 Pro 视频进行了测试。这是我们在 DXOMARK Camera 测试中第一次激活 Vivid HDR 模式。在过去几年里,HDR 格式在录制和显示方面日益普及。苹果自 iPhone 12 系列以来一直使用杜比视界格式,反观其他一些制造商(例如三星)则支持 HDR10+ 格式。请注意,如果在兼容的 HDR 屏幕上观看视频,YouTube 只会显示原始 HDR 成像,否则则会显示压缩的 SDR 视频。
曝光
在曝光测试中,我们评鉴主要拍摄对象的亮度和动态范围,例如摄像头在图像的高光位和阴暗地带呈现可见细节的能力,并分析曝光的稳定性和在随着时间推移而调节能力。
Mate 50 Pro 在视频曝光方面表现非常出色,面部曝光准确,曝光调整快速而准确,动态范围宽广,如下图所示。在下面的 iPhone 和 Mate 视频截图中,我们利用标准色调映射曲线将 10 位视频帧转换为 8 位帧,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 HDR 屏幕上观看到的效果。请注意,这些图像的整体曝光似乎低于在 HDR 屏幕上看到的图像,而且 iPhone 14 Pro 和 Mate 50 Pro 在该场景中的面部曝光都还算可以接受。iPhone 14 Pro 的动态范围通常稍高,可以在下面的样张中更好地恢复亮部中的细节。
色彩
在图像质量的色彩分析方面,我们着眼于演色性、肤色呈现、白平衡、彩色渐晕、白平衡的稳定性及其根据光线变化而调整的情况。
在所有室内和高光条件下,色彩都很好且非常均衡。白平衡通常也很准确。在低光下,可以看到一些白平衡色偏。在这个影片中,绿色色偏非常明显。自动对焦视频对焦不是 Mate 50 Pro 的主要强项,但是该设备成功地将主要被摄体始终保持清晰对焦,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焦点转换也很流畅。然而我们的测试人员在某些情况下也会观察到稍微过于唐突的转换,如视频所示。但整体而言,结果非常令人信服。
自动对焦
视频对焦是 Mate 50 Pro 的主要强项,但是该设备成功地将主要被摄体始终保持清晰对焦,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焦点转换也很流畅。然而我们的测试人员在某些情况下也会观察到稍微过于唐突的转换,如视频所示。但整体而言,结果非常令人信服。
纹理
进行纹理测试时,我们分析在真实生活中,以及在实验室中针对图片录制的视频的细节和纹理水平。我们对自然视频进行视觉性的评鉴,并特别注意高光位和黑暗中的细节水平。我们在 1 到 1000 勒克斯之间的不同照明条件下对着图片进行拍摄,并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客观测量。拍摄时,我们使用 DXOMARK 图 (DMC) 和枯叶图。
进行纹理测试时,我们分析在真实生活中,以及在实验室中针对图片录制的视频的细节和纹理水平。我们对自然视频进行视觉性的评鉴,并特别注意高光位和黑暗中的细节水平。我们在 1 到 1000 勒克斯之间的不同照明条件下对着图片进行拍摄,并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客观测量。拍摄时,我们使用 DXOMARK 图 (DMC) 和枯叶图。
在大多数情况下,Mate 50 Pro 视频影片的细节通常非常丰富。然而,一些纹理伪像可能会非常明显,在低光下尤其如此,从而对视频纹理表现产生了重大影响。
噪点
在噪点测试中,我们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和在实验室图片上录制的视频图像噪点的各种属性,例如强度、色度、颗粒、结构,以及时域属性。我们对自然视频进行视觉性的评鉴,并特别注意黑暗区域和高动态范围条件下的噪点。我们在 1 到 1000 勒克斯之间的不同照明条件下对着图片进行录制,并对所录制的视频进行客观测量。我们使用 DXOMARK 视觉噪点图表。
Mate 50 Pro 的视频噪点水平在几乎所有光照条件下都高于其竞品。
防抖
评鉴防抖性能时,我们测试手机通过 OIS、EIS 或任何其他软件或硬件技术来稳定影像的能力。我们的评鉴着眼于各种照明条件下,边走边拍和边跑边拍的用例中的运动残影、流畅度、抖动伪像和运动残影模糊。
下面的视频摘录自一个测试场景。
录制视频时如果移动 Mate 50 Pro,则会发生清晰度不一致的情况,这可以说是该手机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之一。边走边录制时,这种效应最为明显,因为它的曝光时间相当长,因此摄像者的每一步都会发生运动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录制的图像很稳定,但在影片中可以明显看到脚步的振动。
伪像
评鉴伪像时,我们使用 MTF,并测量实验室中的 SFR 图表上的振铃,我们也使用 LED 通用计时器进行帧率测量。对自然视频进行视觉评鉴时,我们特别注意混叠、量化、块状和色相偏移等伪像。伪像越严重,越频繁,所扣分数就越多。下面列出主要的伪像和相应的扣分。
总的来说,Mate 50 Pro很好地控制了最常见的视频伪影,但一些伪像,包括混叠和重影,仍然很明显。此外,Mate 50 Pro 的每秒帧率仅为 30fps,直接了影响伪像分数,因为高帧率可以拍出更流畅的视频。
{{CommentDatavv.name+' '+(CommentDatavv.to_user_id!=CommentDatav.user_id?('回复'+CommentDatavv.to_name):'')}}: